微信之父张小龙对小程序的主张更是贯穿始终,“一个好的产品应该是让用户用完即走的,不应该黏住用户。任何产品都只是一个工具,对工具来说,好的工具就是应该最高效率的完成用户的目的,然后尽快的离开。”对于商家而言,我们要做的就是最大限度的链接用户与产品之间的粘性,今日分享小程序自主营销推广方式:
1. 分享+小程序
微信用户已经达到11亿,这就说明小程序背后有着巨大的流量池。而微信作为社交领域的第一把交椅,用户之间的分享是不可避免的。
在小程序产品设计上,要多刺激用户进行分享,比如:为了提升用户留存设置的“打卡”环节,打卡后为用户提供分享的素材,购物后让用户有可以秀筛选的场景,都有利于用户分享。
2. 公众号+小程序
小程序为公众号运营者提供了丰富的变现方式以及运营玩法,通过电商变现或利用小程序做内容的延展,对于小程序来说都是很好的运用策略,而公众号就成了小程序的“发声渠道”。
公众号推广小程序有2种方式,一种是公众号绑定小程序,第二种是在图文内容中植入小程序,图文内容植入是比较有效的方式。如果自家公众号流量不足,可以通过换量或付费通过其他公众号进行推广。
3. 线下门店+小程序:赠送礼券小程序复购
无论对线下门店还是电商卖家,复购率和用户黏性是需要仔细考量的地方,在顾客完成购物环节后,赠送购物礼券,既可以实现小程序曝光,又可以促进用户复购。
而对于其他场景来说,线下推广也可以为小程序带来有效获客,例如电梯海报、DM传单等方式。
4. 社群+小程序:社交关系带来的流量裂变
小程序在社群中的分享交互同样友好,在产品设计中植入裂变分享环节,比如:查询类工具可以设计好友助力免费查几次的任务,电商类产品可以设计购物后领红包的任务。
主要裂变任务机制:助力类、优惠类、集卡类、红包类……
5. 卡券+小程序:礼品场景的流量裂变
卡券是微信主推的另外一个功能,与小程序相结合,可以满足“送礼”这个场景,达到较好的裂变效果。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星巴克的用星说,通过小程序购买星享卡,好友之间可以互相赠送。
图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