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招生方式的缺点是社群招生要优化。因此,私域流量招生的核心理念应该是合理地运用好社群去获得大量的生源。
在不动声色间将客户纳入池中,运营家长群也要有产品思维,而不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关怀家长”,换位思考去想家长需要什么。
教育培训机构的社区运营应该怎么做?
1.教培机构做好内容体验
体验是教育培训行业转型最重要的手段。内容体验和产品体验感觉完全不同,如果产品体验能打90分,内容体验只能打60分,内容体验完成后不足以刺激家长购买产品。
第二,过多的内容供应可能会削弱家长对产品的消费意愿。长期打卡的家长,反而不喜欢报名,因为他觉得孩子打卡学得很多。
2. 设置群组目标,发布群组任务
班级家长群的目的是续报和招生,围绕这一目的,对学生单词进行检查,监督学生完成某些作业等等都是非常有效的群任务。对高年级学生来说,这种参与往往是不现实的——家长已经不能参与内容了。尽管如此,新东方还是强迫家长每次课后都要在微信群里打卡——家长已经收到作业通知,监督孩子完成作业。
至于家长对群组任务的执行,我们完全不用担心。家长本来就很有动力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来,只是很多时候无从插手,或者找不到插手的理由,因为并非所有的孩子都愿意与家长讨论学习。
3. 教育机构要去教师中心化
我们应该致力于社群去教师中心化,鼓励和引导家长产生参与讨论。
例如,每一次机构公众号发布的教学咨询或家庭教育内容等,都是很好的讨论主题,老师把文章扔到群里带领大家讨论,不仅能提高群的活跃度,还能提高文章的转发率。
4. 发展种子用户
好的社群需要组织结构,但是教师个人影响有限,不能辐射到每一位家长身上,因此,就需要发展班级家长群中的种子家长。
种子家长是什么?
一般而言,种子家长是指:孩子的成绩比较突出,很乐意主动分享孩子的情况,并给对方建议的家长。鉴别种子家长并与种子家长建立相对较深的联系,将在教师经营班级家长群的过程中,传递更多的声音,更有效地扩大组织的影响力。
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在群里呼吁:哪个家长有时间帮忙收集和筛选文章?这时候一定有家长积极参与,这就是角色分配。一定会特别有存在感,参与感,成就感,他们也会成为你的种子用户。
5. 明确触发场景-固定时间
你不可能占据家长的全部时间,也不可能指望家长对你全天候的期望。
那么我们如何做到让家长在被占领期间,对家长群充满期待呢?因此,我们需要设计能激发他们期望的场景。最简单的触发场景是时间,通过固定的时间触发家长的期望。
因此,你需要固定你的活动,比如星期一发文章分享,星期三讨论话题,星期五发红包福利等等。